这些年人们关注的汽车安全发生了哪些变化?
别看很多知友关注汽车性能,但实际上中国消费者特别关心的还是安全。关于汽车安全的争论,中国消费者也是经历了各种阶段,从前期基础的关门声、防撞钢梁、车皮厚度再到中期经由各种交通事故引发对「溃缩吸能」的不理解,当然,如今这些声音都渐渐小了下去,人们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过,以往所有关于安全的讨论,日系品牌是容易受伤的,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日系品牌在美国各种安全测试中呈现一片红火。2013 年美国权威汽车安全性能测试机构 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新增一项主动安全性能的测试评级,并公布了首批测试车型成绩后,这一矛盾就更加凸显了。
《消费者报告》鼓励主动安全
《消费者报告》向来对日系车型青睐有加,不只可靠性还有安全性,同样的在众多日系品牌中,消费者报告似乎尤其钟情于本田。本田旗下大多数车型都会获得足够赞赏,这其中以完全迥异于同类的思域为甚。
《消费者报告》在评价全新一代思域的变速箱和制动时给予了很高的赞扬,同样《消费者报告》认为思域在安全性方面也值得称赞。不过,《消费者报告》对于安全性的评级从来都是以低配车型为主,这与国内许多机构不同,这些机构多以车企送检车型为主。
在消费者报告看来,一辆汽车的安全与否取决于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其中被动安全指的是相对基础的安全,包括车身结构、安全气囊等,主动安全则给予消费者更多惊喜,越多主动安全配置越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因此《消费者报告》对主动安全尤其看重。
《消费者报告》认为,无论是哪个收入层的消费群,都应该受惠于主动安全科技,因此这家权威汽车杂志在进行新车排名时,将安全科技列为重要的得分项。比如只要新车的入门版本配备 FCW、低速 AEB 和快速 AEB 等系统,就能获得加分,但如果只出现在选装套件或者顶配车型上,就不能获得加分。
思域在低配车型上关于主被动安全的丰富配置显然是让《消费者报告》动心的原因之一,即便如此,《消费者报告》也没忘歌颂思域的「ACE」(Advanced 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车身概念以及各大安全测试机构优秀的数据。
越来越灵活的被动安全
ACE 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伴随汽车安全不断发展总结而成的。汽车安全发展过程中曾信奉「车辆越重越安全」,这种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美国车的发展。不过,在后来的汽车研发和性能测试中发现,比起一味地追求车重,「吸能」和「分散」概念具有更大的车身安全保护作用。现代汽车安全的雏形正是在这种理论影响下逐步形成。20 世纪 70 年代,日系品牌进入美国,在当时奠定黑科技风格的本田正在不断向外界强调溃缩吸能车身设计的优势。
历时数十年,这种车身设计理念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本田的「ACE」车身概念,这种概念强调有效地分散和吸收碰撞中产生的能量,通过 Y 字形结构把冲击力分散到车身上部和下部,以减少碰撞对乘员的作用力,增强驾驶舱的空间保持能力。ACE 车身有效兼顾了「降低伤害值」与「确保生存空间」这两方面。这一阶段,车身安全理念基本达到极致,而日后研究的只是不断优化结构和研发材料。
思域就是这种车身理念的其中一个产物,当然也可以通过思域历代车型一探端倪。八代思域第一次采用极其运动化的造型,为了确保安全性采用更倾斜的 A 柱,这一特点也延续到了九代思域上。十代思域虽然大变样,但是在确保 A 柱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发动机舱尺寸。这些都是基于 ACE 车身概念而做出的改变。
在被动方面的另一大进步就是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实现了事故发生时人体的软接触,人类也终于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铁盒里海绵包裹的鸡蛋」。不过,安全气囊数量的多少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能,这一点又以低配最为明显。
在中国,这一点思域倒和海外保持极为相似,在入门级车上配备更多被动安全配置,1.5T 自动挡入门级豪华型,思域已经配备了主副驾驶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以及前后排头部气囊,等同于同等价格的其他车型。
之所以强调入门版配置,原因是因为入门更能表现全系车型标配的情况,因此入门版车型对比更有意义。不过,虽然汽车对安全的追求无止境,但受限于成本,被动安全配置之外,主动安全就成了瓶颈之外的另一条路。
越来越智能的主动安全
最开始,人们只是想通过电子设备主动控制车辆避免失控,而当时驾驶危险主要就是制动抱死车辆失控,于是人类研发出了ABS 制动防抱死,这就是最开始的主动安全。随着时间推移,主动安全功能越来越丰富和复杂,ABS 逐渐升级为 ESP(本田叫 VSC),以避免车辆在某些极限状况下出现失控。显然,ESP 强大功效得到了消费者认可,因为 ESP 在某些国家已经成为强制标配的配置。
本田显然对主动安全有着更长远的计划,2015 年,本田正式对外公布主动安全概念「安全超感」,这其中囊括了大量的主动安全配置,比如 LKAS 和 CMBS 以及夜视辅助和 360 全景系统逐渐诞生,盲点显示、低速碰撞缓解制动、堵车功能 ACC、交通标示智能识别、道路偏移控制以及行人碰撞缓解转向。只是由于成本限制,这些功能都主要配备在一些比较高端的车型上,那么经济实用的紧凑型车就无福享受主动安全了吗?
本田在思域上实现主动安全配置主要还是依靠 VSC,其实 VSC 和 ESP 相差不多,也是基于 ABS 加入智能中枢,实现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控制和刹车辅助系统、坡道辅助等多项功能。随着传感器的增多,VSC 的功能越发多样,比如 HSA 坡道辅助系统,这项功能主要在坡道驻车和起步时防止车辆发现溜坡,还有 VSC 车辆脱困辅助功能,它主要允许车轮有一定程度打滑,帮助车辆从雪或者沙石中脱困。
除了主动安全重头配置 VSC 之外,其实思域也提供不少其他的配置,比如胎压预警,解决长途驾驶胎压不足的问题;泊车雷达,方便消费者更好观察后方事物、前排安全带自动收紧功能也来到了思域这种经济型紧凑车型上,这些所有主被动安全配置总计 22 项几乎在自动挡入门车型悉数配备。思域似乎已经成为日系品牌紧凑型车安全性新的代言人之一。
Copyright © 2016 安徽汽贸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1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