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0日,雷克萨斯正式宣布品牌进化新举措,并进行了全新电气化概念车LF-Z的全球线上发布。仅半个多月后,在4月19日开幕的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这款概念车在中国进行了全球首展。一同而来的还有中大型豪华行政级轿车新ES全球首发。
在电气化、智能化与自动化备受瞩目的今日车市,全球豪华车品牌相继带来未来战略的落地方案和时间表。连续多年销量持续走高的雷克萨斯,以及其母公司丰田汽车对未来的远景规划同样备受瞩目。特别是,一直将“价值”作为企业和品牌导向的雷克萨斯,将在未来塑造怎样的价值,一直使人好奇。现在,雷克萨斯慢慢揭开了这层面纱。
以人为本,人车合一
雷克萨斯对未来驾驶体验的打造,基于多年来对两项业务积累的整合。首先,自2005年推出首款豪华智·混动车型RX 400h以来,雷克萨斯在全球已经推出9款电气化产品,截至2020年底,雷克萨斯电气化车型累计销量近200万台。另一方面,雷克萨斯通过对超级跑车LFA和F高性能系列车型的开发,实现对“雷克萨斯驾驶印迹”理念和技术的实践。LEXUS雷克萨斯国际总裁佐藤恒治表示,基于对以上两项业务的整合,雷克萨斯期望为客户带来与众不同的驾乘体验,提供多样化的出行解决方案。
据悉,此次在上海车展亮相的电气化概念车LF-Z,基于雷克萨斯全新的纯电动车型平台打造,并搭载新一代DIRECT4四轮驱动控制技术,可实现不同场景下行车体验的顺畅,以及动力与平稳的兼顾。可以说,LF-Z不仅将“雷克萨斯驾驶印迹”这一独特驾驶体验提升至全新高度,其承载的技术和理念,也代表着雷克萨斯对于未来人车关系以及生活理念的思考。正如LEXUS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所言,“雷克萨斯品牌追求人车合一,以人为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雷克萨斯每一位车主在享受车的同时,都能够感受到幸福。”
LEXUS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
LF-Z 的诞生,标志着雷克萨斯品牌进化的新步伐,也开启了雷克萨斯电气化的新篇章。预计到2025年,雷克萨斯旗下电气化车型的销量占比将超越传统汽油动力车型。同时,雷克萨斯的电气化车型涵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混合动力车型等多种驱动形式,将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引入不同的产品。李晖表示,LF-Z所承载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将在2025年前逐一应用到量产车型中。
前沿技术逐步落地,持续丰富产品价值
这次车展上,雷克萨斯展台另一受关注的车型是中大型豪华行政级轿车新ES。这款车一直是雷克萨斯的主力产品,自1989年首发至今,累计销量超过265万台,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LEXUS雷克萨斯国际总工程师青木哲哉介绍,除进一步提升新ES的静谧性和驾乘舒适性,他们还追求“车随意动”的线性车辆动态,确保车辆能够精准反应驾驶者意图,从容应对驾驶情况。
此外,新ES在主动安全技术上采用了最新的LEXUS雷克萨斯智能安全系统LSS+。这套系统高效整合了多项主动安全科技,可为行车过程提供更多保障。比如,在新RX和新LS之后,新ES也配备了BladeScanTM极速旋镜式远光灯自适应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可更加精确地遮蔽部分光线,扩大远光照射范围,并主动避免跟车或会车炫光。
作为雷克萨斯品牌旗下车型阵容中的核心力作,ES是中国消费者接受度非常高的产品。李晖认为,雷克萨斯国际将新ES的全球首发放到上海,再次体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这次的上海车展也是今年到目前为止全球唯一一个线下车展,意义非凡,我们希望通过全球品牌负责人的讲话和全球首发的新车、概念车,更多发布一些雷克萨斯全球的声音,传递代表雷克萨斯品牌和丰田品牌的想法和愿景。”
“碳中和”目标贯穿业务全程
当下,汽车行业正经历变革,“碳中和”已经成为各个品牌需要完成的使命。雷克萨斯也在近期公布了“碳中和”愿景:到2050年,雷克萨斯整个产品线计划实现从原材料、零部件和整车的生产制造,到整车运输、直至车辆的最终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目标。
据悉,为实现这一目标,雷克萨斯全面开展行动,并要求所有经销商加入“碳中和”计划。具体而言,雷克萨斯将逐步对现有经销店进行改造,与经销商一起,通过导入节能灯具、绿植墙、太阳能屋顶等绿色环保方式,促进雷克萨斯在全产业链的节能减排,力争在销售、回收等各个环节实现“碳中和”。明年,雷克萨斯第三代经销商设施标准将在中国启用,全面导入环保节能设施。同时,雷克萨斯还会与丰田一起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雷克萨斯在发展中不断探索“价值导向”。不管是在3月底的线上发布会,还是这次上海国际车展上,我们都能感受到雷克萨斯对未来的探索,以及基于“持续改善”的理念,为用户打造更好产品的决心。诚如李晖所言:“雷克萨斯品牌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我相信是在品牌的背后,永远有着一位位饱含热爱与激情的人,为雷克萨斯赋予精神与灵魂。”而“兼·融”未来科技、豪华质感以及前瞻规划,将助力雷克萨斯品牌再获佳绩。
上一篇:雷克萨斯携手艺术家及设计师 打造LF-Z虚拟座舱系列作品
下一篇: 突破的N次方
Copyright © 2016 安徽汽贸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10301号